您现在的位置:商会主页 > 资讯中心 > 阳新资讯 >
阳新资讯

陶港:与未命名的港有关 四季流淌着的港像是一条母亲河
2014-07-01 14:55  来源:  点击:

     对名字来由说法不一
     关于“陶港”这一名称的来历,《阳新县地名志》中记载:传说,早先这里有一个陶器作坊和一个小店铺,因为靠近港边,故名陶港铺。而后,陶港铺发展成一个较大的村庄。解放初期,这里仅在村边有几个烟酒杂货小店和鱼虾等鲜货摊,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形成一个稍具规模的集镇。1952年至1975年,陶港乡、陶港区行政机关都设于此。
       关于陶港名称的由来是否有事实依据呢?6月底,记者前往陶港镇进行了实地采访。今年60岁的陶港人从建华是一名老师,从教40年间,先后在陶港小学和陶港中学任教。平时,从建华就对文化比较有研究,也比较关注身边的一些“细枝末节”。
       在离陶港小学100米开外,有一条常年有活水的港。“上世纪70年代,县里开始收集资料,准备编地名志,我有幸参与,听老人说陶港名称的由来与陶器坊和这条港有关。”从建华说,但那时他并不知道有陶窑地基。“大约是在2000年前后,一次我带学生劳动时,发现校门右侧荒废处有一块旧地基。”从建华说,后来得知那是一个陶窑的旧址。
       6月29日,从建华带记者来到老陶窑的所在地,那里只有一座长满荒草的坟墓。
       为了进一步核实“陶港”这一名称的由来,记者又采访了陶港村的其他年纪偏大的老人。今年75岁的陶港村退休教师张会日,却对“陶港”这一地名的由来给了另一解释。“陶港在解放前叫淘港,似乎是跟当时港中常会随水流带下很多泥沙有关,后来大家觉得‘淘’字不好,20世纪50年代就改叫‘陶港’了。”张会日说,2004年到2006年期间,他参加了《阳新县志》的资料收集工作,了解到了不少有关陶港的知识,他还曾在族谱中看到了“淘港”二字,因此不赞成陶港名称的由来与陶坊有关。

与未命名的港有关
“陶港人都知道这条港,只是一直没人给他命名。”张会日介绍,这条港的源头在陶港北面的峨嵋头山上,由于流经路线较长,流水常常带下很多泥沙。“不过,1954年在港的上游地带查家    建了查家    水库,大量的流水积蓄了下来,带下的泥沙也渐渐少了。”张会日说。
       6月30日,记者去港边观察发现,港内流水潺潺,港宽不足2米,水流不大。“即使去年大旱时,很多水井都没水了,这条港也未干过。”陶港村民张女士说,去年干旱时,大家都省着用水,很多人都到港边洗衣服。
       在陶港,大多数人都没有听说过陶器作坊的故事,但都会想到一个叫染布刘的村组。“那里直到十几年前还有村民挑陶器出来四处游售。”张会日说,染布刘一带很早就有制作茶壶、瓦罐的艺人,但是很难说明陶港的名称由来与陶器有关。
       虽然陶港大多数老人都没听说过早前有陶坊的事,但多数人倒是认为,陶港的名称由来跟四季流淌着的港有关。对陶港人来说,这条不知名的、也没有名字的港,就像是他们的“母亲河”一般。

上一篇:“春晚直通车”活动启动
下一篇:“七一”县领导慰问困难党员